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魅力书屋
益民书屋改变农民生活方式

    3月18日,伴随着热闹的锣鼓与村民欢快的舞步,感受着东桑园村四星级益民书屋的脉脉书香,观赏着精美的民间豆塑手工艺品,新闻出版总署与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镇东桑园村“手拉手”城乡共建启动仪式在东桑园村举行。总署向东桑园村益民书屋捐赠了2000册图书、1000本期刊杂志以及100套音像制品。

    拿到书的每个村民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尽管天气骤变,气温下降,空中漂浮着沙尘,但村民们还是笑着,笑得很甜蜜。张罗共建启动活动的镇宣传委员郝建云笑眯眯地看着村民们的甜蜜,感觉自己没有白忙活。东桑园村益民书屋管理员小李更乐了,因为又有新书给村民们借阅了……

    “书不多”的四星书屋

    听说过四星级饭店,还没见过四星级的益民书屋,记者在共建启动活动开始前,走进了被誉为“北京第一家”的延庆县大榆树镇东桑园村益民书屋。

    这家书屋是2005年12月18日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市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建成的北京市农村第一个示范书屋。书屋建成以来,大榆树镇党委高度重视读书益民工程,充分发挥书屋的资源优势,为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和谐村风、民风,推进生态文明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日前,东桑园村益民书屋在北京市星级书屋评选过程中,被评选为全市三家四星级农家书屋之一,是延庆县唯一评为四星级的书屋。

    进入书屋,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书不多”。怎么回事?“不,不是书少,是都被借出去了。”东桑园村益民书屋管理员李铮笑着回答。

    据小李介绍,益民书屋建成后,每到傍晚,村民们就陆续到书屋读书。别看书屋建起的时间不长,村民们已经受益不浅:打麻将的少了,看书的多了;在家闲聊的少了,学习科技知识的多了。

    因为东桑园村有很多民俗户,为了方便到民俗户消费的客人看书,小李做出了个“大胆”的决定——每个民俗户可以一次借阅10本。现在,文学、少儿、健康、实用技术等类的图书已成了抢手货,村民争相借阅,难怪书会少。“现在最缺少还是计算机类、少儿类、针对性强的实用技术类图书”,也许只有小李才真正知道,他管理的书屋里到底缺不缺书。

    文化创意产业帮咱致富

    记者采访管理员小李的同时,书屋里有十几个阿姨一直在忙活着。原来,书屋里“‘迎奥运,展风采’民间豆塑画制作表演”活动正在进行。阿姨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地雕琢着自己手中五颜六色的豆子,并把豆子码在彩纸上。

    别看不起这些“豆子”,延庆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盛桂荣介绍:“一把豆子不值钱,但经过这些民间豆塑艺术家的手码好的豆子,就能值好几百块钱。村民们已经尝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甜头!”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培育新型农民,益民书屋为农村提供了方方面面的实用技术、技能教材。东桑园村借助益民书屋的文化资源,开展了大葱种植培训、劳动就业转岗技能培训、民俗礼仪培训和厨艺等多种技术技能培训,深受村民欢迎。尤其豆塑画技术培训,全村50多名妇女都参加学习,为村民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奠定了基础。

    热情的郝建云大姐给记者翻开了一本她自制的薄本,上面详细地写着东桑园村益民书屋自创建以来举办的各类活动:“我是党员我带头”读书比武活动,“撑起新农村建设半边天”演讲比赛,东桑园村益民书屋“读精品书籍,品粽香文化”端午包粽子及文化历史知识竞赛,“图书带我民俗热”以一带十借阅活动,东桑园村“弘扬荣辱观,建设新农村”征文活动,益民书屋体验读书日活动……

    凡是与农村密切相连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惠农政策一出台,东桑园益民书屋都要及时将这些内容补充进来,并组织干部群众学习,结合本村实际开展知识竞赛、有奖答题等活动。这些活动很好地激励了村民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内涵,切实增强了农民的法制观念,维护了地区稳定,构建了一个和谐稳定的平安村。

    此外,记者走进东桑园村后发现,全村大街小巷全部用上了太阳能路灯,100%的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部分农户还用上了太阳能灶和太阳能家用小型发电系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村。据介绍,自从建起了益民书屋,村民接触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对身体健康、生态节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尤其在发展新能源方面,村党员、代表会率先提出通过新能源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大胆构想,并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树立了农民环保节能意识,打造生态节能品牌。

    如今,新闻出版总署与东桑园村结成城乡共建搭档,新闻出版总署将会不定期地向东桑园村捐赠图书,还将会派总署机关公务员下到东桑园村锻炼,使之成为总署的定点党建园地,以便让机关公务员接触农村,亲身感受基层百姓的需求。益民书屋兴,东桑园村的未来也将更加美好。(王佳欣)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社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