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屋管理 >> 管理员风采
北京延庆县小浮坨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张晶晶

小书屋里的大智慧                 

 假如您问我,在你24年的成长历程中,你最喜欢什么?我会说:“我喜欢泉水,它给了我清雅纯洁的心境;我喜欢大海,它给了我无私博大的胸怀;我喜欢高山,它给了我坚强无畏的意志;可我最喜欢的还应该是书,因为它给了我认知世界的信念,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的远航”!        

以前总认为,读书那是作为学生应该做的事,出了校门便可以不用整天啃书本死记硬背了。可自从我步入到社会这个大课堂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学无止境”这四个字的真正意义。        

记得刚到小浮坨村上班的第一天,我便在村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益民书屋”,听管理员介绍说,图书进村的那一天可称得上是人与书的天堂。村民们争先恐后地帮着将一摞摞书搬下车,然后小心翼翼地码放到早就备好的书柜里,益民书屋里顿时沸腾起来。“哇!这么多书,我们可以看吗?”“我能把这本《叶菜类病虫害防治手册》拿回去看吗?”大伙儿手捧着心爱的图书,你一言我一语,还有的村民知道来了新书,顾不上手上的活儿,奔着书屋就跑了过来,村民们对知识的渴望用如饥似渴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65岁的何大爷激动的说:“原来吃完饭就串门儿、聊天儿、打扑克,现在可有的干喽!”        

从那一天起,我们村的村民开始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建设家园,在书里学经验,他们搭建吊炕,在书里查资料,他们建大棚,在书里找方法,他们种蔬菜,就在书中学技术……我村的蔬菜种植户翟翠英在翻阅《葡萄栽培管理技术》这本书时,萌生了种植西红柿的新方法。她效仿葡萄压条法,推出并试用了西红柿压条法,她将自家大棚里种植的第二茬西红柿的老叶打掉并放倒,新枝埋入了土中逐渐的长出了新根,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水肥,使得西红柿长势很好。当其它棚内种植的菜花还在生长时,她家的西红柿却销往到延庆各大菜市场。就是凭着这股好学和勤奋的劲头儿,让我们村的村民尝到了科学种植的甜头,他们种的蔬菜销往了北京家乐福超市,他们引进的新品种让附近村的群众都来参观学习,成了科技推动产业发展的示范村,同行里的带头人。        

在村里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八达岭全凭一张嘴!村里的1/3劳动力都在八达岭旅游景点经营摊位,接待很多外国游客,同时也遇到了诸多的语言障碍,和外国人不能准确的沟通,造成了有商品卖不出去的尴尬局面,直接影响着摊位的效益。益民书屋对准了这部分人群聘请专业老师开办了英语培训班,为他们解决了口语这个大难题。“WelcometoBeijing”“OneWorld, OneDream”奥运知识的培训吸引着村里不同年龄层次的英语爱好者。        

就在这股学习风势正强的时候,我们村又迎来了另一场春雨,那就是“乐农家”数字视频资源包。“资源包”里包罗万象,小品、相声、电视剧,法律、科普、种植片,种类齐全,应有尽有。比如黄瓜的种植与管理,“资源包”从培土到育苗再到管理、病虫害防治,清楚、详细的介绍着每一个环节,村民们也是看的认真、听得仔细,直怕少听一个字、少看一个影、少记一句话,而我则成为了孩子们的电影姐姐,大爷大妈们的影片闺女。        

现在,村民们每天吃过晚饭,都会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来到益民书屋。村民告别了酒局牌桌,捧起了报刊书本,“读书去”在村里成为时髦用语。就是这样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书屋,村民们却称它是绿色书库、金色书屋,一本本种植书籍,一张张科技光盘,一部部致富影片,成为了大家学习知识、提升品质、创业致富的大课堂。        

来源:农家书屋工程处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