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地动态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南宋乡东掌村农家书屋: 精准服务让百姓尽享文化盛宴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南宋乡东掌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正在教村民使用电子阅读设备。

东掌村农家书屋供图     

村民点单书屋备单、区内图书通借通还、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农家书屋与党员教育相结合……当前,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南宋乡东掌村农家书屋,以精准服务群众需求为目标,通过不断升级软硬件设施,创新管理机制,不仅成为村民、企业员工、学生借阅图书、学习知识、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更成为提升农民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硬件提档,浓郁书香凝聚人心

东掌村农家书屋成立于2004年,经过多年的整修与书籍的充实,已初具规模,现有藏书3500余册,报刊300余种。

“良好的阅读环境、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先进的设备配套获得了群众的认可。”东掌村村委会办公室主任冯艳丽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书屋内设有藏书室、阅览室、书法创作室等,图书涵盖政治、经济、科技、生活、青少年读物、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

农家书屋建好是基础,管好才是关键。冯艳丽介绍,东掌村党总支、村委会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农家书屋工作组,由分管文化的村委委员担任组长。为了更好地管理农家书屋,为村民解疑答难,书屋配备了两名图书管理员,建立了《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借阅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员须知》《学习培训制度》等多项制度。

“书屋每天开放时间在8个小时以上,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过程中,我们都会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操作。”东掌村农家书屋专职管理员段艳向记者介绍,为了满足村民多样性文化需求,除上级配送的书籍外,村委会还不断填充书屋的图书,年均购买图书500余册,同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为农家书屋配备齐全的桌椅、书橱、电脑等办公用具。

为进一步满足广大村民特别是学生假期的阅读需求,20206月,村委会邀请太原市专业的图书编目人员对农家书屋内2500余册图书重新进行编目、打条码和覆膜。“图书分类贴条码之后,在办理读者证的前提下,村民利用扫描仪可以进行网上借阅登记。”段艳说,扫码以后自动进入电子借阅程序,有效解决了读者借阅图书排队等候的问题,既省时又省力,还避免出现漏登错登情况。

当前,手机、电脑已成为农村群众主要的信息来源和娱乐载体,“互联网+”趋势如火如荼。东掌村农家书屋顺应潮流,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利用上级下发的平板电脑,将所有图书信息全部录入电脑存档,将所有纸质书籍电子化。

“许多村民已经从‘要我看’转变为‘我要看’,他们会自发来到农家书屋里,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冯艳丽说,农家书屋已成为村民阅读、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也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创新机制,满足群众阅读需求

为了更好满足村民的阅读需求,东掌村村委会在农家书屋内设置了意见征集箱和留言簿,村民可以在意见征集箱内投入对农家书屋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意见,可以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想看而书屋内没有的书,书屋管理员负责采购,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村民点单、书屋备单服务。

由于东掌村农家书屋位于景区内,平时除了村民,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和游客前来看书。根据不同人群工作、学习的特点,东掌村灵活设置了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比如对老弱残疾人员全天候开放;对在校生,在星期天、节假日集中开放;对白天外出务工、晚上回家的,在晚上安排时间,集中对他们开放,既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多元阅读需求,也提高了图书利用率。

农家书屋升级改造以后,东掌村农家书屋接入了通借通还系统,实现了上党区范围内各试点图书馆异地借书还书的便捷服务。段艳介绍说,在东掌村农家书屋借的书可以在区图书馆或幸福广场图书馆等处归还,反之亦然。“在方便大家借阅的同时,增加了图书种类和数量,达到资源共享,使村民常有新书看,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

2020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东掌村农家书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列为主要补充读物。依托农家书屋深入开展的各种学习宣传交流辅导活动,做到形式多样、扩大覆盖、入脑入心。当前,农家书屋成为村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

多样活动,营造浓厚读书氛围

东掌村农家书屋区位优势明显。据冯艳丽介绍,农家书屋周边有国学讲堂、小剧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孝廉文化教育基地、乡土文化教育基地等。“我们希望以农家书屋为载体,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满足村民丰富多样的科普、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需求的同时,为村民营造浓厚的读书、学习的氛围,培养村民‘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组织活动方面,东掌村农家书屋尤其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平常会为他们提供所需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利用节假日,农家书屋组织青少年开展室内亲子课堂、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流动阅读等活动,使农家书屋成为少年儿童的“第二课堂”和假期乐园。

在培养村民阅读习惯方面,20193月,东掌村农家书屋成立了“书香·九院”读书会,于每周三晚上开展读书活动,同时开展有奖知识竞赛、读书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同时,村委会还邀请长治市书法家协会在此开展书法教学活动,让村民特别是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承办上党区读书会研学游、南宋乡妇联“学会普通话、助力乡村美、做乡村新女性”活动和乡村旅游手工画创作活动等,真正让农家书屋成为村民学习知识、增强文化底蕴的宝地。

除了优化书屋环境,近年来,东掌村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受众面广、受群众欢迎度高等优势,不断拓展农家书屋平台功能内涵与外延,将农家书屋与党员教育结合起来,利用农家书屋这一平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使其成为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

“未来,我们将继续创新农家书屋管理模式,从村民阅读需求出发,从‘有什么就提供什么’转变为‘百姓点单、按需制单’,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活动,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尽享文化盛宴。”冯艳丽说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