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人物访谈
邬书林:书目推荐是农家书屋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农家书屋”工程是列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已经成为新闻出版行业服务“三农”、支持“三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为集中力量把农家书屋建设好,让亿万农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建设的成果,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关于做好“农家书物”工程书目推荐工作的通知》(新出厅字[2006]261号)精神,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于2006年10月份启动农家书物书目推荐工作,并最终推出《全国新书目·“农家书屋”工程推荐书目专刊》,将书目推选结果向社会发布,为各地“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供工作参考。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推荐书目工作无疑将为“农家书屋”工程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多年来,总署党组和各级新闻出版部门高底重视“三农”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工作,各出版发行单位按照中央精神和总署要求,服务“三农”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

为保证“农家书屋”所选书目真正做到让农民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有效服务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我们专门成立了“《全国新书目·‘农家书屋’工程推荐书目专刊》工作指导委员会”,监督和指导书目推荐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次活动在征集书目阶段,得到了各出版单位积极响应,共有198家出版社参加,书目报送量达到1万佘条,经过专家精心筛选,最终确定精选推荐书目4445条,内容涉及农业科学、文化教育、医药卫生、文学艺术等22个类别。

据统计,从1999年至2005年,全国共出版“三农”图书约2.6万种,平均年出版3700余种。面对如此庞大的备选图书量,在组织专家评选的过程中,工作指导委员会结合“三农”图书出版情况以及农村读者的实际需求,在进行书目推选时重点掌握了以下几个原则和标准:

第一,注意把握实用的原则。入选的农业科技类图书,要求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并且通俗易懂,易学易记,便于农民掌握,摈弃艰深的学术著作和有拼凑痕迹的编著作品;非农业科技类图书,主要考虑有利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改善新农村文化教育环境,挑选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摈弃低俗、空洞、远离农村生活实际的图书.

第二,注意协调不同门类的分布。本次推选的3500种书目,注意了科学合理的分布,以农业技术和一般科技知识类读物为主,同时考虑非农读物的比例。前者占到60%以上的份额,后者如政治、文化、教育、艺术等类图书也应占不少于30%的比例。在农业科技类之内,考虑了农业科学和自然科学其他门类的平衡,以及各种动植物种植养殖的地域分布,尤其是对南北方的不同适用情况。

第三,注意考虑农民的购买能力。适合农民阅读的图书,要在定价方面充分考虑农民的购买力。对于定价虚高的图书,甚至明显质次价高的图书,本次推选坚决排除在入选书目之外。对于质量较好同时价格较高的图书,也慎重选择,决不能出现借机推销高价书的情况。

第四,注意兼顾出版单位的平衡。备选书目涉及的198家出版社中,有农业类、科技类、教育及综合类等不同业务方向的出版单位,最多的金盾出版社报送1899条书目,最少的地震出版社报送1条书目。推选工作考虑了各类出版社的分布,既有农业专业出版社,又有综合性的出版社;既考虑到报送书目较多的出版社的图书,又没有忽视报送书目较少的出版社。

在推荐工作筹备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三农”出版物数量仍然偏少,结构也并不十分合理。目前,服务“三农”图书的绝对数量每年都保持较快增长,但相对每年20多万种图书总量来看,几千种“三农”图书仍不算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农村文化等方面的出版物选题十分欠缺,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求。并且,有些“三农”出版物定价偏高,超出了当前农民的消费水平,难以有效地占领农村市场。

新闻出版工作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舆论氛围和文化条件的责任,在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各新闻出版单位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差距、明确目标、加强协调、狠抓落实。要通过此次书目推荐工作,进一步增强新闻出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以推动“农家书屋”工程为重点,努力为广大农民送去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等出版物,推进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新闻出版总署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