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就事业的引路人——《食用菌加工技术》
作者:李明侠
吉林省榆树市秀水镇
我成就事业的引路人
我叫李明侠,是榆树市秀水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十几年来,一直在进行食用菌生产,从200元钱起家,发展到今天拥有年产值300多万元的食用菌栽培基地,产品不仅占领本地市场,还远销到日本、韩国等国。在读书致富、自主创业方面我有了点成就,也因此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双学双比”女先进女能手、长春市“十大巾帼”等荣誉。
面对今天的成就与荣誉,不少人都投以羡慕的眼光,有人还问我是怎样走上成功之路的?我告诉大家,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是读书让我这个“锅台转”转出了大名堂,转出了大文章,转出了大把的钱,也转出了农民的大市场。1980年高考我以05分之差没能跨入大学门槛,我在默默忍受着落榜痛苦的同时,也开始思考着自己今后的出路。重读再考,家庭条件不允许。回村务农,又不甘于当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的农民。尽管那时我也像很多农村落榜的女孩一样成了家、当了一名农村妇女,然而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对好日子的向往一天比一天强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观念一变天地宽,上学无门,脚下有路,我决心走出一条自己的路。那时候只要有时间就去市里的书店、书摊上转悠,看见对自己有用的就买回来看。有一次我在书店里发现一本吉林出版集团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食用菌加工技术》,书中介绍食用菌是纯绿色食品,很有发展前景。看到这我动了心,回来就跟爱人商量,他却反对。爱人的一盆冷水没有让我灰心,我就是要搞出点名堂让他看看,让那些瞧不起农村妇女的大老爷们瞧瞧。我顶着各种压力,决定干下去。当时孩子还小没人照看,我就带着孩子参加了在公主岭举办的培训班,回来后一边学习一边在家里搞实验。几个月熬下来,我瘦了一圈,还赔了不少钱。妈妈心疼、亲友劝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饿不着冻不着就行了呗,干嘛逞个能遭这份罪呢?”但执著的追求,让我从不轻言放弃。为了掌握实验的全过程和细微环节,我天天待在大棚里,发现异常现象,及时翻《食用菌加工技术》查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如培菌种灭菌必须控制温度,发酵法栽培平菇菌袋透气性差不出菇等难题。通过反反复的实验,我终于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术,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农民要致富就要向书本要知识,向书本要技术,向实践要经验,向市场要效益。这几年,我通过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也帮助和带动了周边很多人走上知识致富之路。当地人说我是“送财仙菇”,可我想说的是,真正送财的是书籍、是知识。
同时,也特别感谢咱们政府能在我们村建“农家书屋”,看到那么多种类的图书,我高兴得一连几天都睡不着觉。想到自己以前买书、看书难,有说不出的苦,今天政府把致富的书籍送到咱农民的家门口,送到咱农民的炕头上,送到咱农民朋友的心坎上。自从书屋建成后,我除了忙活自己的产业外,把更多的时间用到了读书学习。在我的带动下,许多村民都迷上了书屋,掀起了学习农业科技的热潮。可以说,通过读书,使我懂得了什么是规模化生产,知道了怎样把产业做强做大,掌握了现代营销理论,也找到了产销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答案。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我及时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协会,成立技术推广中心,建立起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体系。读书让我开了视野、长了见识、有了新的思维方式,也有了市场竞争意识。通过读书,也提高了我们农民自身的素质,转变了滞后的思想观念。现在走进我们村,再也看不到从前那种“三个月种田,三个月干闲,三个月过年,三个月耍钱”的现象了,看到的是大伙都在忙种植养殖,忙经营赚钱,空闲时间到书屋“充电”学习,查找资料。
《食用菌栽培技术》这本书帮助我走出困境,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有了书本和光碟这两位“老师”的帮助,咱农民心里就有了底。通过这本书使我掌握了致富技术,及时获得致富信息,更好奔上小康路,过上好日子。现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沉甸甸的收获和喜悦。
来源:农家书屋工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