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贵州省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村,这是一个典型的侗族村寨。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加上我们这里属“八山一水一分田”,可供耕种的田土很少,所以改革开放以前,一直是一个饭都吃不饱的穷地方。
为走出贫困,十年前,我决定发展养殖业,走发家致富之路。我养过兔子、鸽子,但成本高收益不大。后来我把发展方向定为养鸭,也就是我们这儿的人常说的本地谷子鸭(一种只喂玉米、稻谷的鸭子)。一开始,我满怀信心买了300只雏鸭,放到河边、小溪边、田间喂养,由于不懂得科学饲养和管理方法,死亡率较高,第一次我喂了300只鸭子,喂到能上市时只剩下100余只,连本钱都捞不回来。以后又养了几次,也是投入多回报少,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
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常言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就不信养不好鸭子。后来我到县城及附近乡村走访了一些养殖大户,向他们请教饲养经验,但人家只是传授一些基本的养鸭知识,如何选雏鸭、如何防病、如何催肥等闭口不谈,不肯传授真本领。妻子见我养鸭只见投入不见回报,为取得养鸭的经验又花了不少的钱财,心里十分埋怨,经常与我吵闹,最后是一分钱也不给我用来养鸭。这时真是内忧外患,苦恼之余,我信步来到村里的“农家书屋”,想进去看看小说打发时光。走进了“农家书屋”看到整整两大书架的新书,我仔细一看还有不少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突然一本《养鸭·鹅致富新技术》映入我的眼帘,我马上取下来在“农家书屋”的阅览室里看了起来。先只是粗粗一看,就如获至宝,真是爱不释手,我就跟图书管理员登记把这本书借回家,反复阅读、认真钻研。从“概述”看到“优良的鸭品种”,再到“鸭·鹅常见病及其防治”、“鸭·鹅舍场地选择及设备”,共十一个部分的内容,一字不漏地精嚼细品,边看边作记录,从中找到我以前养鸭失败的原因。
凭着从书本学来的养鸭技术,我心里有底了。去年初夏,我瞒着妻子,跟朋友借了800元钱,又向信用社贷款5000元,买了800只雏鸭,“嘎嘎”的鸭子声引来了抱怨的妻子,她厉声说道:“你那样喜欢鸭子,干脆和鸭子睡觉算了。”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赶忙把自己的行李搬进鸭棚与鸭子住在一起,按照《养鸭·鹅致富新技术》介绍的方法,时刻注意鸭子的变化。嘿!还真神了,800只鸭子一只没死,一只只被我养得个大肥满,平均每只达到2
今年,在妻子的支持下,我扩大了养殖规模,买了1200只鸭苗来饲养,同样取得了成功!我还采取分期分批的饲养方法,重点抓住当地群众有在民族节日买鸭子吃的商机,让我的谷子鸭能在端午、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上市。去年我靠养谷子鸭净收入2万多元,今年1—5月份的收入就已超过去年,今年预计可收入5万多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如今,在我的带动下,我村已有吴厚胜、王名福等10余户开始发展养谷子鸭,他们经常光顾我的鸭棚,向我讨教经验,我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并向他们推荐《养鸭·鹅致富新技术》这本书。
《养鸭·鹅致富新技术》这本书不仅是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也是对我们广大农村的养鸭、养鹅农户帮助最大的一本书!
(作者:吴厚先 贵州省天柱县坌处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