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刘诗怡
民族:满族
学校: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八年级
书屋: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镇北园子村农家书屋
窗外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抱着一本散文集独自站在窗前,颇有些凭栏听雨的味道。此时,就连思绪也沉浸在这茫茫烟雨中,不能自拔。瞥了眼手中那似开似合的书,我的思绪不受控制般地飘向远方……
从小到大,我便有一个在别人看来或许并不伟大的梦想,就是可以当一名优秀的作家。追根溯源,我想还是源于我对书籍和写作的那份热爱吧。
还记得小时候,不识字的我总会紧紧跟在妈妈的身后,一遍遍地央求妈妈给我讲那些十分有趣的童话故事。虽然小时候的许多事情早已被搁浅在记忆的浅滩上,但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在一个个美妙的童话故事当中,我拥有专属于自己的一个美妙世界。在那里,我可以在山林里、草地上尽情地打滚撒欢儿;在那里,我可以与小鸟交谈,与大树说话。
我尽情地畅想那属于我的世界,我在大海里遨游,我在天空中飞翔。我会随着灰姑娘一起用善良编织幸福的未来,随着聪明的小木匠一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克服万难,也许还会体验一下巫婆的角色,来看看自己有多可怕……于是,这里便成了我小小的一方乐土,我尽情地放飞着自己的那些奇思妙想。
在那之后,我便爱上了读书,爱上了那一个个风趣的情节中不能自拔。我认识的字不够多,并不能完全读懂文章的意思,但我仍十分高兴,仍如饥似渴地汲取书中的知识。《一千零一夜》让我在一个个小故事中收获欣喜与感动;《安徒生童话》让我初次体验到了跟着书中人物一起悲伤的情绪;《小公主》则令我感到了人应具有宠辱不惊的坚毅品质……从那时开始,我知道,书籍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阅读量渐渐增加,我的视野也越来越宽阔,对于文章的领悟力也增加了不少。从那时起,我梦想的轮廓日渐清晰,那就是,做一名职业作家,我希望我的作品也可以散发出触动人心的力量。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尝试着写一些甚至称不上作文的“作文”。记得有一次,我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拿给老师,依稀记得老师说:“你的作文其实比同龄人的水平要好,但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老师的这句话无疑是对当时的我的一种肯定,我欣喜极了。于是,我更努力地读书,贪婪地想要汲取更多的知识与力量,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本,两本,三本……我如一棵正在生长的幼苗一般,拼命地吸收雨露的滋养。
大量的阅读使我受益匪浅,终于,在四年级的一次作文比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我认为,这份荣誉要归功于那一本本拥有神奇魔力的书,是它们让我在写作的道路上可以“更上一层楼”,让我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这之后,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或肯定,或赞许。总之,可以称得上顺利得不能再顺利了。老师的赞扬不禁使我飘飘然起来,虽然还是看书,但终究不似以前那般认真了,就连老师布置的作文也开始胡诌乱侃。终于,在一次作文课上,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犹记得当时我的脸一定很红,其他同学读作文的声音钻入我耳朵里的时候,我甚至觉得其中有些讽刺与嘲笑的味道。从那之后,我便下定决心,重拾我之前的认真、从前的荣耀。我又开始投身于那浩瀚如烟海般的书本中,班里图书角中的每一本书都记录着我的努力、我的沉迷。
时光如流水般静静消逝,转眼间我已迈着稚嫩却坚定的步伐踏入了我向往已久的校园。慢慢地,我开始识得一些简单的字了。于是,我便迫不及待地拿起书本,沉浸在书里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不知不觉间,我已悄悄长大,升入了七年级。此时的我早已不是童年那易骄易躁的孩童,我依然酷爱阅读:在《哈利·波特》中,我学会坚毅善良;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我懂得了要坚持不懈;在《巴黎圣母院》中,我学会了判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懂得了悲伤;更在那篇篇散文、句句小诗中,感到了温暖与幸福……此时,读书俨然成了我生活乃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难过时,它给予我安慰;我开心时,它同我一样欣喜;我迷茫时,它为我拨开云雾……一种无法言喻的感情早已根深蒂固般的在我与书之间蔓延开来。此时的我虽不似童年般稚嫩,但,我仍记得那最初的、最美的梦想。不知在多少个睡梦中,我看到了自己成为一名职业作家的样子:那时的我漫步于清晨的森林中、午后的小溪边,我在江南婉转的小巷中,在带有岁月痕迹的青石板路上,打伞独行;或者有时在自己的幻想中,任思绪的天平向左向右,然后记下心中所感所想;我会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儿小事而感动,让丝丝感动通过我的笔尖绽放,从而传达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引起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与共鸣。
在我眼中,书籍早已不仅仅是我的良师挚友,它更成了我实现梦想的一双斑斓的翅膀。我一直相信,这双斑斓的翅膀一定会带着我在飞往梦想的蓝天上尽情翱翔。
一缕阳光不知何时从云层中钻了出来,外面的雨,停了。一丝微笑爬上我的嘴角,我抬起头,阳光灿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