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陈筱锐
民族:汉族
学校:重庆市沙坪坝区杨公桥小学六年级
书屋:重庆市沙坪坝区杨公桥社区农家书屋
哈利· 波特有他的“有求必应屋”,而我也有我的“魔法屋”——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不大,几张大桌子摆在中央,旁边十几把椅子,周围是一大柜一大柜的书。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本书都像一个魔幻的按钮,只要你捧起它,翻阅它,就会开启一个魔幻世界。
拿起这一本书,我看到了孔子和弟子亲切交谈;拾起另一本书,我目睹了成吉思汗驰骋沙场的飒爽英姿;翻开这一本书,我见证了范蠡为何被民间称为财神,乔布斯为何拥有如此多的粉丝;打开下一本书,你会瞬间发现月亮在银河里泛舟,星星在向你眨眼,恐龙在向你龇牙咆哮;掀开旁边的一本书,你又能欣赏到辛弃疾的豪迈词作……哦!这“魔法屋”让我上天,入海;让我穿越时空隧道,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随意穿梭,在亚洲、美洲、欧洲……随意旅游。真让人着迷!于是,我成了这“魔法屋”的常客。记不清到书屋有多少次了,也记不清读了多少本书。慢慢地,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视野开阔了,梦想也变得越来越大:《英国战史》让我憧憬做一个保家卫国的军人,《昆虫记》让我萌发了做昆虫学家的梦想,《十万个为什么》又令我多了一种选择——当一个科学家……今天,我又来到这个熟悉的“魔法屋”。屋里那洁净的玻璃窗透入温暖的阳光,直照到我脸上,有些晃眼,不过,我并不在意,我又摁下了一个魔法按钮——《基督山伯爵》。
就像阿甘妈妈所言,“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味道。”小说跌宕的情节一下子抓住了我,在我刚为主人公唐泰斯受三个无赖的陷害而被打入地牢的情节而扼腕之际,那精彩刺激的逃狱情节又让我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儿,本以为唐泰斯获得自由即可得到宝藏,却没想到寻宝过程又是那般曲折,那般艰难……坐在书屋,沐浴着阳光,心被书里的文字紧紧地抓着,大仲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的那一幕幕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这样的日子、这样的阅读真叫人大呼过瘾。
读罢,回首窗外,已是夕阳西下,抬头仰望洁白的天花板,依依不舍地从魔幻世界回到现实中。此时,我头脑中迸出一个小泡泡:若是能如大仲马那般,当一个作家,写出《基督山伯爵》那样吸引人的故事,那该多好!军人、昆虫学家、科学家、作家……这些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梦想泡泡在空中悠然地飘呀飘。“啪!”不好,美丽的泡泡破掉了一个。“啪!”又破一个。不行,不行,我得赶紧留下一个呀!我要留下我眼里那个最大最美的梦想泡泡——作家梦。
有了泡泡,还不行,还得给泡泡添加翅膀,让它变成小鸟,向着梦想飞翔。
嗯,这还不够,还得给它装上引擎、螺旋桨,让它变成飞机,追逐放飞的梦想。
而我不懈的努力,就是它永久的燃料;我熟悉的“魔法屋”,就是它的助推器。
于是,我更频繁地光顾书屋了。无论是科普书、文学书,还是军事书,我都来者不拒,逢书必读,让自己知识面更广,为自己的写作积蓄力量。
后来,我尝试着写诗歌、小说、散文,并开始陆续向报刊社投稿。令人欣喜的是,稿投出不久,就得到好消息。我的作品《股海变奏曲》在《少年先锋报》发表。接下来,好消息接连不断。我的名字和多篇作品又出现在《重庆晚报》《中国校园文学》《小学生作文》《全国优秀作文选》《中国少年作家》等书刊上。
这些鼓励无疑给我注入了助燃剂,但我知道距离我的作家梦还很遥远,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我的“魔法屋”不同于哈利· 波特的“有求必应屋”。哈利· 波特的是有求必有应,而我的“魔法屋”为我开启了无穷无尽的魔法空间,激发和助推了我的梦想。但我的梦想不能“求得”,只能靠自己奋斗而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