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工作简报
各地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见成效

     

数字化建设是推动农家书屋助力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改革创新和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农家书屋工作战线共同努力下,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全国开展数字化建设的农家书屋16.7万家,提供数字化阅读内容近百万种,正在“村村有书屋”为“人人有书屋”。部分省(区、市)的经验做法为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甘肃推进“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创新管理服务一体化建设模式。“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集用户体验与后台管理于一体,打造“一云三端”的总体布局,即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百草园手机端、电视端和监管端。其中,手机端和电视端设置三味书屋、影视、大喇叭、商城、用户中心等5板块,下设28个一级栏目70个二级栏目,提供图书阅读、音视频播放、农技知识专题服务、新闻发布等内容。监管端对农家书屋的开放运行、活动开展及借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为甘肃1.67万家农家书屋运营管理提供了便利。二是打通基层内容服务供给渠道。大喇叭板块与12316三农”信息服务网、甘肃扶贫网、应急广播网等网站链接,根据不同农时为农民提供种养殖及农技培训等资讯内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喇叭”及时更新防控知识,推出防疫先进人物事迹等内容,起到了稳定民心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三是组织平台使用培训推广。各地举办多期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培训班,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平台操作培训,以点带面、从线到片,推广平台使用。截至20213月底,平台有注册用户42.2看书、听书、学习总量超千万人次,将优质阅读内容送到了农民手中。

重庆探索“学习强国”数字农家书屋建设试点一是建设全媒体传播阵地。依托“学习强国”构建“一体三端”全媒体传播矩阵,同步建设“重庆农家书屋”手机端、电脑端、电视端,形成“一体三端”的多渠道传播阵地。上线一年来,“重庆农家书屋”总订阅量、用户量已达500万余户(次)。二是提供个性化内容服务。“重庆农家书屋”强国号根据不同地区农民群众需要,开设了好书推荐农技交流三农信息四点半课堂惠民电影主题活动等栏目,上线适合当地农民阅读的各类新闻资讯、服务信息、微课慕课等内容资源1.7万余件,累计页面浏览量达9480万次,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三是推动基层平台融合共享。打通“重庆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媒体平台信息共享渠道,打造集网上政务、生活服务、志愿服务、百姓点单、群众评价、积分兑换等为一体的集成化、分众化、互动化综合服务平台,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四是统合乡村志愿者服务。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将数字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充分吸纳乡村科技骨干、文化人才、假期返乡大学生等,壮大数字农家书屋工作队伍。“重庆农家书屋”还创新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进书屋科技科普进书屋中小学慕课(微课)进书屋优秀电影进书屋农村喇叭进书屋“学习强国”新型传播终端进书屋“六进”活动,推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农村基层落地生根

湖北搭建数字农家书屋可视化平台。一是搭建一体化分级管理平台省级统一搭建管控平台,下级单位皆可使用共享资源,市、县级灵活铺设可视化服务终端,村级铺设自带无线网络的数字资源发射终端,无障碍完成“最后一米”的资源输送。各级管理部门均可对下级进行内容管控、设备管控、数据管控。湖北省委宣传部设电子大屏,全天候显示全省数字农家书屋的开放、借阅情况,对农民群众的阅读喜好、热门书籍、用户数量等内容实时跟踪。二是打通自下而上的反馈渠道。创新性探索了“百姓点单”与管理员实时畅聊功能,管理人员通过摄像设备了解各村点的阅读活动情况,还能与村民们对话交流及时掌握农民群众爱看什么书、对书屋的发展还有哪些需求等信形成内容自上而下统一分发,数据自下而上统一反馈的格局,有效对接农民群众需求三是线上线下合力推动乡村阅读。线上为农民群众提供了海量数字资源,包括3万余册电子图书、3万余集有声图书。农民朋友通过手机操作“蓝悦阅读”APP,即可畅享在线阅读和离线存贮阅读,一键触达可读、可听、可视化的高品质数字阅读资源。线下开展“书香农户·耕读人家”农家书屋农民读书用书赶集活动,通过图书赠阅、科普讲座和优惠展销等方式,推广“蓝悦阅读”APP的使用,达到了书屋常开、书籍常新、活动常有、移动常看的效果。截至20213全省数字书屋总用户量72万余人,总访问量达到673万余次,累计下载书籍56万余本/集,单日高峰使用达7万余人/,激发了农民阅读热情,增强了群众精神力量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