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工作简报
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多“为群众办实事”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农家书屋管理部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农家书屋工作提质增效,努力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现总结部分省市工作经验,以供借鉴。

依托“学习强国” 丰富阅读形式

重庆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进一步丰富了书屋内容供给和服务方式。一是加强数字内容建设。开设统一的“重庆农家书屋”强国号,构建手机端、网络端、电视端“一体三端”传播矩阵,实现优势互补、全城覆盖。通过《好书推荐》《农技交流》《三农信息》《四点半课堂》《惠民电影》《主题活动》等栏目,提供电子图书、新闻资讯、服务信息、微课慕课等内容资源超过2.6万件。目前,“重庆农家书屋”总用户量超过500万户。南川、石柱等区县建设标准化“学习强国”数字农家书屋404个,为农家书屋配备触摸屏、电脑等阅读终端共947台,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二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以“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为引领,组织开展了“党史知识竞赛”、“党史学习教育课堂”、“红岩少年”读书活动、“阅读之星”诵读大赛、“致敬建党百年·喜述家乡变化”故事大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5万多场次,150多万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党史类电子书阅读量已超过500万人次。是开展农技服务。重庆各地对接本地农业生产需求,提供种养农技直播等服务1.37万多次,帮助农民群众从农技知识中寻求致富之道。江津区白沙镇恒和村村民熊梅经常到“学习强国”数字农家书屋学养殖知识,她的龙虾养殖场越办越好了:“‘学习强国’数字农家书屋为村民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这个平台真不错!”同时,重庆各地依托“学习强国”数字农家书屋,为18个乡镇的优质农产品直播带货20场,销售额3000多万元,用科学知识托起乡村振兴。

聚焦乡村振兴 提升书屋效能

     安徽深入开展农家书屋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进一步提升书屋服务效能。一是明确工作重点。编制《安徽省“农家书屋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通过聚焦重点化服务、融合化发展、数字化建设,让农家书屋成为乡村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传播先进文化的大窗口、学习科普知识的新课堂。二是实现数字转型。打造“数字阅读+智能管理”的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模式,全省1.5万多个农家书屋全部实现了数字化建设。今年,安徽省委宣传部依托数字农家书屋平台开展的“我把祝福颂给党”建党百年庆祝活动使阅读量已超过20万人次,营造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浓厚氛围三是精准服务群众。把农村少年儿童作为农家书屋阅读服务的“关键多数”,开设农家书屋小学生“四点半课堂”和“双休日课堂”,开展农家书屋助力乡村幼儿园“小书架”项目,培养农村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落实“百姓点单”差异化选书模式,让农家书屋中的出版物更加适合农村读者阅读口味,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创新工作模式 便捷阅读供给

辽宁创新试点推动“农家书屋+”服务模式,服务乡村阅读“最后一米”。一是农家书屋+大篷车。为朝阳市等试点城市乡镇配置统一规格、统一标识的图书大篷车,定期在村文化广场、农村大集等地开展“流动借阅”服务,打通农民阅读服务“最后一米”。二是农家书屋+融媒体。依托“朝阳融媒体”APP,开发农家书屋线上阅读、线下预借阅以及“需求心愿单”反馈等功能,实现“百姓点单、按需制单”,精准对接农民阅读需求。三是农家书屋+图书馆。从今年开始,由点带面,在全省依托乡镇中心书屋,推进县级图书馆村级分馆建设,逐步推动图书统一编目、统筹管理、通借通还,农家书屋管理员统一培训,阅读活动统一部署、协作开展。目前,已实现县域内公共阅读资源有效整合。四是农家书屋+阅读服务点。在乡村小学、农业合作社、邮政服务点以及党员和文化中心户家中挂牌设立阅读服务点,实现图书借阅服务向群众密集、活动集中的地方延伸。组织动员爱阅读、有热情、会推广的志愿者,加入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增强阅读服务力量。五是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全省推动农家书屋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宣讲、“讲村史、立村规、唱村歌”诵读、“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系列活动、“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文化科技卫生讲座以及图书捐赠、阅读推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农民群众走进农家书屋,让农家书屋进一步“活”起来、“动”起来。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