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乡村振兴
安徽省着力提高农家书屋使用效益(总第206期)

 

截至目前,安徽省已建成农家书屋16029家,覆盖了全省85%的行政村,书屋效益日渐显现,被广大农民群众形象地比喻为致富路上的“加油站”、汲取知识的“黄金屋”。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将新建农家书屋2923家,实现全省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为把农家书屋办实、办好,安徽省重点在管理和使用上下功夫,使农家书屋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真正让农家书屋“用起来”、“活起来”。

芜湖市弋江区21个农家书屋春节期间每天开放,同时利用农家书屋作为平台,以“荐图书、送图书、读图书、谈图书、感图书、讲图书”为线索,组织开展了如“春节话团圆”专题读书会、“迎新春、送图书进农家书屋”、“农家书屋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有效地吸引了各层次群众的参加。芜湖县湾沚镇鲁村、丰和村、蒲塘村等地农家书屋通过邀请10多名书法家现场书写对联、发放年画、猜灯谜等形式,把农民群众吸引到农家书屋,春节期间共书写对联3000余条,发放年画5000余份,挂灯谜4000余条。陶辛镇奚村农家书屋专职管理员在农家书屋组织开展读书活动,把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众组织起来,将他们实际需要的知识一字一句的读出来,解决了部分农民群众想看书但不识字的实际困难。六郎镇兴隆、河东等10个村农家书屋开设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利用这一平台在网络下载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片在书屋播放,吸引了很多中小学生。

六安市在书屋使用上突出“共享”和“实效”,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试点推行多种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增强书屋的吸引力。在全省率先推行文化“一卡通”服务,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为依托,以农家书屋为基层点,实现“一处办卡、各处可借”,方便农民借阅;与新华书店、邮政等部门业务相结合,试点“1+X”运行模式,在农家书屋里引进图书销售、邮政代理、移动业务办理等便民服务;与司法部门普法活动相结合,依托农家书屋建立“法律图书角”;与妇联、教育部门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相结合,开展“暑假留守儿童读书班”活动,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村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与廉政文化教育活动相结合,依托农家书屋设立廉政文化专柜;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努力营造“以书正风,以书育人”的良好风气;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活动,开辟学习园地,引领、指导群众开展读书活动。

宿州市泗县开展“示范农家书屋”建设,择优帮扶,赠送投影仪等设备,着力打造农家书屋精品工程,先后建成了以大路口乡邓公村、刘圩镇张谷村、长沟镇大高圩村为代表的“示范农家书屋”,通过帮扶带动,各书屋互相观摩学习,起到以点带面、以强带弱的示范带头作用,让更多的书屋得到完善和提高。

(全国农家书屋工程简报2012年第11期总第206期)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