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乡村振兴
吉林省多举措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和使用(总第208期)

    在实现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之后,如何加强农家书屋的管理使用、推动农家书屋长效发展成为2012年吉林省农家书屋工作的重点。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在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下发《关于加强农家书屋管理有效发挥农家书屋作用促进农家书屋健康发展的通知》,推出一系列举措加强农家书屋的管理和使用,力求发挥好农家书屋的惠民功能和服务功效。

    一、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农家书屋标准化水平。吉林省局要求各级新闻出版部门严格按照总署《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吉林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相关管理责任,市(州)每个年度、县(市、区)每半年对所辖农家书屋进行一次全面巡查,省局将不定期抽查。巡查中对设施不完善的书屋要及时予以补充,对管理和开放制度不落实的要及时予以整改。严格落实出版物登记、借阅相关管理规定,建立农家书屋设施台账,将书柜、桌椅等相关辅助设施登记造册。2012年,吉林省将启动100个样板书屋和100个示范书屋建设,以带动全省农家书屋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二、加强管理员培训,提升农家书屋使用效率。吉林省局要求5月底前,各县(市、区)要对现有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一次考核和筛选,对工作积极性不高、能力素质不具备的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要求加大对管理员的培训力度。8月底前,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素质培训,吉林省农家书屋办公室将在专业教师和经费等方面给予配合和支持,聘请有经验的图书馆员到农家书屋对管理员进行帮教,提高管理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农家书屋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加强基础性建设,促进农家书屋长效发展。吉林省局要求各级农家书屋建设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积极在出版物自我更新和补充上想办法,以乡(镇)为单位,加强循环流动,提升出版物使用率;丰富图书藏量,让实用期刊、馆藏图书充实到农家书屋,实现县乡村图书资源共享;在边远自然村屯开展送书到家、设图书点和图书漂流等,变“为人找书”为“为书找人”;探索实践电信下乡、农村邮政和快递网点建设与农家书屋建设相结合。扎实做好农家书屋拓展建设,按照吉林省政府2012年民生实事部署,在贫困、边疆、民族地区的自然村屯延伸建设400个农家书屋,为更多农民提供方便。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还为省内外来务工者量身定制200万册出版物,提供200万份励志、实用期刊,通过社区组织、志愿者和开展活动等方式免费向农民工发放,让农民工群体享受到文化惠民成果。

    四、加强系统性宣传,扩大农家书屋影响力。吉林省局要求各地充分利用当地的新闻媒体宣传介绍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提高农家书屋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借助媒体向农民推介适用、重点出版物。省农家书屋办公室将印制一批农家书屋宣传画,在乡镇火车站、汽车站和公交站点等人流量大的地点张贴,同时筹划全民阅读网站建设,组织协调省内外媒体进行有深度的宣传报道,适时编发农家书屋和农民阅读简报。吉林省还将借力长春书博会启动吉林省第四届农民读书节,举办全省“农家书屋农民画展”。

    五、加强经常性活动,增强农家书屋吸引力。吉林省局要求各地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开展经常性活动,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农民读书会,介绍好书和有益于生产生活的图书。充分发挥本地读书专家辅导团的作用,组织专家深入农户家里、田间地头开展读书辅导和生产生活指导。在春耕前组织“抗春旱、保农耕”读书辅导活动;农闲时节,组织本地农民开展“副业创收致富”宣讲活动;寒暑假期间,发动农村中小学生以“让文化知识滋养农村”、“小手拉大手”为主题开展“入户伴读”活动,实现每个农村家庭年读1-2本书的目标。此外,还将组织专家和志愿者以“传播知识,分享快乐”为主题,为外来务工者开展“夜读辅导”互动,培养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全国农家书屋工程简报2012年第13期总第208期)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