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乡村振兴
昆明建设“文化服务包”建立农家书屋运行长效机制(总第220期)

 

 

编者按:为改变近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出现的重建轻管、使用效率低等问题,昆明市将分散的基层文化项目整合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进行集中建设、集中管理,受到总署领导好评。昆明市经济总量不大,但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按年人均不低于6元的标准进行日常补助,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市委对各县市区的年度目标考核。农家书屋纳入“服务包”中,为农家书屋长期运行提供了保障,充分体现了地方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对农家书屋管理的职责。昆明市的这一做法,望各地学习借鉴。

 

昆明市共有行政村1587个,于今年6月现了农家书屋在行政村的全覆盖。为切实发挥农家书屋文化惠民作用,2012年1月,昆明市政府出台了《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逐步试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将原来公共文化服务分散的项目整合到“服务包”里,集中建设,集中管理,形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平台。农家书屋建设、管理纳入“服务包”中,从政策和制度上为农家书屋长期建设、管理和使用提供了保障。

一、制定政策措施。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差距,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昆明市在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服务项目、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等方面,对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和使用明确了政策措施。昆明市文体广电局、财政局依据市政府《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逐步试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意见》,制定下发了《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绩效考核办法》、《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相关的实施细则,为农家书屋长建设管理和使用建立了政策支撑。

二、加强管理员队伍建设选配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专职或兼职农家书屋管理员,并尽量与文化室工作人员配备统筹考虑,建立管理工作人员档案。把管理员的培训、管理和考核纳入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实行定期培训、考核,培训一年不少于2次,不断提高书屋管理员的服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农家书屋管理员由所在乡镇、街道每月适当给予宣传文化工作补贴。

三、落实出版物补充标准。从2012年开始,农家书屋每年添置不少于100册图书、订阅不少于5种报、不少于10种期刊报刊更新和图书使用率(借阅总次数/总藏书量)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从机构管理、服务项目、队伍建设与管理、群众满意度等四方面进行指标分解和量化打分,报刊及时更新为合格,图书使用率达到70%以上为合格。

四、统筹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合理统筹整合中央、省、市及县(市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以县(市、区)为主,按照年人均不低于6元的标准安排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经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由市财政补助70%,并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农家书屋的经费从财政专项资金中开支。

五、建立绩效考核责任制。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绩效考核办法,规范考核内容和方法,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内部考核与外部考核相结合、综合考核与专业考核相结合的方通过现场查看、资料查阅、随机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全面考核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每年补充图书少于100册扣0.5分,无图书借阅须知和借阅登记各扣0.5分,图书使用率低于70%扣2分,无管理员扣2分,无出版物借阅登记管理制度0.5分无管理员工作档案扣0.5分。

来源:全国农家书屋工程简报25期(总第220期)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