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乡村振兴
“大馆带小屋”——福建省探索农家书屋长效机制(总第221期)

 

 

2012年6月,福建省14433家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已如期完成,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在推进农家书屋管理工作中,泉州南安市着力发挥公共图书馆优势,积极开展馆屋挂钩帮扶工作,通过流转图书、开展活动、搭建平台、建设队伍等方式,切实发挥农家书屋作用,形成了“大馆带小屋”的新路子。

福建省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工程的长效机制探索,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省委宣传部专题下发了《关于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学习推广南安市“大馆带小屋”经验做法的通知》,各地按照部署,把学习推广南安经验作为深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有力抓手,加强组织,强化落实,结合实际,开展了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发挥馆藏资源优势,用活图书。南安市公共图书馆在全市设立100多个农家书屋流动分馆,为每个农家书屋添置图书500册,每季度更换一次,每次更换图书300册。2011年全市农家书屋共流动图书15多万册,农民群众借阅图书60多万次。三明市立足山区实际,建立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农家书屋三级联动机制,采取流动图书站或流动图书箱的方式,每两个月流动一次,同时组织村与村流动图书箱定期互换,近期交换图书已达1万多册。宁德福安市图书馆与30个农家书屋签订流通协议,由书屋管理员根据实际自行选书150-200册,每3个月轮换图书一次。各地发挥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流动交换等方式,有效地丰富了农家书屋藏书。

二、发挥组织宣传优势,搞活形式。南安市公共图书馆积极依托农家书屋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定期邀请理论宣讲员、农技专家、致富能人到书屋举办讲座,利用传统节假日、农闲时节等时机,在农家书屋开展知识竞赛、读书征文、心理辅导等活动和各类才艺比拼。南平市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县区图书馆学习南安市做法。厦门市图书馆在郭山村农家书屋流通点开展有奖办证、借阅等图书馆服务宣传活动,吸引村民和学生100多人,图书馆还为参加现场办证和借书的20多位小读者准备了奖品。这些活动既宣传了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普及了科技知识,培育了文明乡风,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阅读积极性。

三、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建活平台。南安市公共图书馆整合省图书馆资源,建立农家书屋数字阅读平台,为有条件的地区提供数字化阅读服务。漳州市县区以图书馆为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图书募捐活动,把图书挑选整理、分登记补充到农家书屋。宁德、泉州等地县区图书馆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点与农家书屋建设结合起来,一屋多牌,同步管理。泉州石狮市图书馆与高新区科技农家书屋建设农村科技文化信息服务站,依托农家书屋把农业科技送进农家。各地通过整合资源,丰富了农家书屋的建设内涵,增加了农家书屋的服务内容,提升了农家书屋的吸引力。

四、发挥专业管理优势,抓活队伍。南安市公共图书馆不但授农家书屋予“鱼”,更授农家书屋予“渔”,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网络咨询和实地指导等形式,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在图书馆的指导下,全市农家书屋均做到了规范的分类、登记、编号、上架,并建立了完备的管理制度,管理员也掌握了良好的技能,提升了农家书屋管理水平。宁德、泉州、漳州、莆田等地县区图书馆都结合实际,开展了农家书屋管理员基础业务培训,漳州市南靖县图书馆还编写《图书馆概论与农家书屋介绍》和《图书分类与读者服务》等材料,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发挥图书馆的管理优势,不断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建设,使广大书屋管理员成为知识的宣传员、技术的辅导员、信息的传播员。

来源:全国农家书屋工程简报26期(总第221期)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